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要闻

【信技故事】张攀峰:南北半球教育差异化体验

发布时间:2018-1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0

【人物简介】张攀峰,女,1974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校级优秀研究生管理先进个人、校级三育人管理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女教工、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省级专家、高教社河北省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省级专家等荣誉称号。2018年2月28日至2018年8月24日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

镜头1:踏出国门,独自访学

经过了将近8个月的语言学习、出国培训、申请学校、办理签证等等一系列繁琐的手续之后,在放寒假的前两天我的赴澳签证终于下签了,感觉中了大奖一般。特别感谢一路上给予我无私支持和指导的老师们。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所带的学生有机会能出国去学习、交流,这次算是给他们趟道儿吧。出国之前,我是一个连百度地图都不会用的路痴,出去之后一切只能靠自己了。为了保证“路痴”的安全,提前在网上联系好了一位也去昆士兰大学访学的小姐妹同行,我们约好在北京国际机场汇合,一个人带着2个大箱子和1个背包踏上征程了。我,好威武。

在北京机场我跟15年没有见面的初中同桌重逢,已经升任安保部处长的他给我一路绿灯,让我第一次享受到了贵宾级待遇。凌晨1点我们登机了,经过了10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第二天下午3点顺利抵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机场。

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号称“阳光之城”,全年光照300天以上,冬天气温也在20度以上,由于位于南半球,时差比国内早2个小时,季节正好相反。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就像从南极来的企鹅,这里却是盛夏。把入关的英语背了又背,生怕听不懂人家说什么,没想到竟然出奇的顺利。在机场绕了半天终于坐上了房东的汽车,我们租的房子(House)在SunnyBankHills区,是布里斯班的一个华人聚居区,离学校比较远,好处是买东西方便。

澳方导师给我发邮件约好了第二天上午11点在学校办公室见面,好紧张呀,要是听不懂怎么办?怎么办?虽然赴澳之前已经通过邮件跟导师交谈了不下30次,也在网上一直跟踪查阅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但是要见真人了,还是非常忐忑不安。

镜头2:初识UQ, 适应环境

揣着写好的英文自我介绍,拿着朋友给我买的公交卡,出发了。到了澳洲才知道,不会用Google地图根本寸步难行。一切都得靠自己,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学生。到了公交车终点站,其他人都下车了,我还呆呆地坐着,司机提醒我到站了。

走进了传说中的澳洲最美大学——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简称UQ,世界QS排名前50高校、澳大利亚顶尖学府、著名高等科研学府之一。澳大利亚常春藤名校联盟“八大名校”之一,始建于1909年,是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生4万余人,在校博士生的人数最多。终于见到了我的导师,他是澳籍葡萄牙人,比照片上年轻,中等身材,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他很贴心地给我介绍了办公室的几位同事,有一个小伙子是山东济宁人(在澳洲博士毕业,已定居澳洲),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可以找他帮忙。给我安排好工位和计算机之后,导师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国外导师基本不会给你安排任何事情,主要靠你自己,这一点跟国内导师是非常大的差别。导师让我加入了他的一个研究项目(Students as Partner Smart Sparrow),每周三上午是小组例会,我必须参加。其它时间就自己安排了,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我从学校网站上注册了一个英语交流俱乐部(English Communication Club)。

体验澳洲的教育是从英语俱乐部开始的。课程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自认为英语很差的我,直接选择了去初级班,进去之后才发现竟然全是陪读妈妈还有大妈大爷们。刚开始几周,我就跟他们一起学习在国内初中讲的语法内容,初级班主要讲授语法、句型等,然后让每一个人造句。后来才知道,教我们课的几位老师其实都是志愿者(Volunteer),UQ只提供教学场地,并不付给他们报酬。这些志愿者老师们不但义务教我们,还经常带过来咖啡、饼干,上午茶歇时间给我们享用,他们鼓励我们不要用母语,多和其它国家的友人进行交流。澳洲本地人说英语具有浓重的口音语速还特别快,刚开始什么也听不懂,我就经常准备纸笔,不行就上手比划。等到快回国的时候,我已经从初级班,过渡到中级班(基于主题的教学),最后在高级班(自由讨论)有了一席之地。

除了英语课,其它时间我就先从熟悉校园环境开始。通过校园网上的UQ地图,我开始按图索骥,查阅到学校竟然有5个博物馆,8个图书馆,分别分布在UQ圣卢西亚校区的各个学院里。UQ校园非常大,去哪里如果不熟悉得话也得查导航。我就通过手机上的地图一个个查找,一个个去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学院的博物馆,这里存放着年代久远的物理实验器材,整个展室也就不足10个平米吧,但从每个展品的介绍和摆放能够看出其严谨和用心。UQ校园里的每一个图书馆设施都非常完备,座椅也非常舒适,在生科学院的图书馆二层竟然给学生提供了2个可供学生睡觉休息的球形躺椅,每个人最多使用1个小时,但是非常人性化。

镜头3:定制课表,融入文化

我所在的机构名称缩写是ITaLI(全称叫教与学创新中心),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在线课程的制作,以及教学课程改革等任务。每周周三上午雷打不动是导师的例会,导师带着5个研究生和一个博士生助教在做他的一个教学改革项目(有关自适应学习的)。

我发现导师每次例会他讲的很少,大多数是听学生汇报进度,每次还会带不同领域的专家来给我们做交流,这种方式很好。我惊讶地发现这些研究生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导师的思想,而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这跟国内导师的指导方式完全不同。刚开始我听力、口语都吃力,就坐在旁边像根木头一样傻傻地听,也插不上嘴。每次例会结束,心情都特别不好,为了缓解压力,我就去超市购物,因为超市都是自动收银,不用说英语,这个我已经非常熟练了。

除了英语课和导师例会,导师的助教还带我去旁听了一些她的教育博士课程。我发现每次上课老师都会给每人发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你的名字,然后会在小组发言时使用。后来我学会了使用UQ的选课系统,从里面挑出自己喜欢的课程,每门课程都需要在线预约和通知自己的上司。每周我都会把自己的时间表排满,我不是在去听课,就是在去听课的路上。不到2个月,我竟然记完了3个笔记本,虽然上面内容很杂乱,但都记录着我所想、所记、所感(都是英文的哦)。

很快我就熟悉了澳洲课程的套路,我去参加的课程大多是WorkShop(工作坊),每次课程老师都会贴心地给打印讲课资料,课桌都是圆形,所以坐在哪里都得发言。但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磨练了自己的耳朵,配合着PPT,我竟然能听懂大部分内容了,如果本次课我发言较多或者提了问题,晚饭就会给自己加个鸡腿(这里鸡腿最便宜了)。

课余时间,为了全方位体验UQ学生的生活,通过UQ官网的信息平台,我去参加了UQ的校园运动会(竟然是绕着主楼的环廊跑一圈接力)、学校的社团纳新活动(入社团需要缴少量会费但是有入会礼包)、UQ的话剧节(每天午餐时间在大草坪表演话剧)、UQ音乐节、UQ的迎新周、UQ的开放日、UQ的毕业典礼。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UQ的迎新活动,他们在草坪上搭建了很多大棚子,还摆放了很多互动游戏,从参观校园设施、熟悉图书馆使用、如何上课学习等环节都有专门人员在一周之内带你体验。澳洲的大学大多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班级、没有导员,但是他们大都彬彬有礼、青春昂扬。没有人敦促他们学习,没有老师上课点名,但是他们来去匆匆,图书馆坐满了查资料写作业的学生,因为他们每一门课程的成绩都是一个过程性综合评价,因此他们不敢放松每一个环节。这一点令我非常动容!  

周末时间我从来不窝在房间里,都是背上我的标配环保布袋(水、伞、纸巾、食品)外出。澳洲的水比牛奶贵,来了布里斯班从来没有买过瓶装水,都是自己烧水带上。因为不会开车,只能选择公共交通,这里的公交车费用比较高,但是很人性化,按区间收费,在乘车期间下车后1个小时之内再坐车不会收费。所以我们经常在回家的中途下车,快速去买药、买食品然后赶紧上车。通常我最喜欢到市中心(俗称City)的文化中心,这里有昆士兰州立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在这里我用节省的午餐钱看了毕加索的手稿、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展、澳洲本土艺术家的创意展等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展览和音乐会,当你倘佯在这些展品前时,你可以感受、触摸本地人的文化和脉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最幸运的一次去州立图书馆去观看一个幸福展时碰到一个澳洲本地教师,我竟然和她交谈了半个小时,后来她还做了一张树叶型贺卡给我留念。我想这些碎片终将会成为我记忆长河中的某个片段,永不磨灭!

镜头4:文化冲突,友谊长存

一直默默无闻的我,在某一个时刻有了一个转折点。导师(葡萄牙人)和助教(巴西人)他们要去荷兰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并回国度假1个月,导师的项目需要有人进行管理进程。

这之前这几个留学生并不把我放在眼里,在导师走后,我接过了指导学生项目的任务。在某次的例会上,我用自己专业所学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得项目效率大大提高,进展飞速,同时我还让在国内的研究生参与了项目的部分工作。我还把国内学生所做的作品以及我在国内课程建设的经历向他们做了展示,通过交流和分享,这段时间是我们友谊突飞猛进的时刻。最终我们项目团队成员由于协作优异,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嘉奖,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获得了部门Leader亲笔签名的项目证书。

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中国的导师很负责任,时时处处都替学生考虑,告诉学生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国外导师很少会要求你去做什么,你想做啥就做啥,他都会说Good,但是他们会让你定期汇报。国外导师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国内导师由于管理过于严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度的发挥。所以如果有机会我非常鼓励学生能够到国外读一个学位,哪怕是交流一下。国内和国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等方面确实差异很大。

出了国的我才发现自己如此爱国。在国外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别的人在一起,短期没有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文化的差异。刚到的时候,我非常小心谨慎,经常会拿一些自己做的食品到办公室给大家分享,每月例会办公室的同事都会拿来自己拿手的糕点让大家品尝,还有一次竟然是BBQ(自助烧烤,澳洲人的最爱),虽然相比我们的烧烤差了很多,但是毕竟是本地的饮食文化,在尊重的基础上,去体验,去感受。看着他们拿着2片面包加一根考糊的香肠吃得津津有味时,我顿时感觉中国人太幸福了!

白驹过隙,时光斗转。在项目组成员经过了历经半年时间的努力下,导师的项目终于顺利上线了。他开始上课的前几周课我都过去做了全程助教,在亲历过我们项目的整个设计实施过程后,竟然有了一丝丝的小激动。后来才理解为啥导师会接收我做访问学者,他教的商学院的400多号学生, 80%以上是中国留学生,而且导师非常喜欢中国饮食文化。其实有时候可以通过制作美食,可以传递中国文化,交流相互感情。在国内不大会做饭的我,竟然在澳洲学会了蒸包子、做香蕉饼、牛肉饼、包粽子、包饺子。每当我把这些食品带到办公室时,他们都赞不绝口,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大厨”,我就会给他们介绍这些食品的食材、来历等。美食见证了我们的友谊,也传递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对于留学生来讲,学会做饭是一项基本必备技能,回来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教会女儿做饭。

在回国前的最后一天,带上给导师的礼品和一大盒樱桃,坐上每天都坐的79路车,走过每天都走过的UQ湖,话别并拥抱了每一位同事(之前并不习惯拥抱别人),我才发现原来友情是没有国界的。导师和项目组的小家伙们都回来了,每人给我准备了一份礼物(葡萄酒、相框、UQ毕业熊、澳洲摆盘)还有一大束紫色的勿忘我花,我跟他们含泪留影。

那一束紫色的勿忘我花跟我一路奔波,空姐问我“它很好看吗?”,我说“它对于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它飞越了千里,见证了我们友谊长存!我会回去看你们,再见UQ!再见布里斯班!

为了纪念我在澳洲的日子,我制作了影像日志,记录我在澳洲的每一天。

(撰稿:张攀峰;审稿:裴红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电话:0311-80787800

制作维护: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